央廣網上海1月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去年11月,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教授王正敏被自己的學生王宇澄舉報涉嫌學術抄襲、科研成果剽有巢氏房屋竊、院士申報材料造假。王正敏當時通過媒體有過回應。不過前幾天,有媒體再度報道了這起事件,並指王正敏涉嫌造假。昨天(3日)下午,王正敏院士在復旦大學眼耳鼻喉科醫院召開了一個媒體通報會,再度進行了回應,復旦大學校方有關人員也出席了通報會。
  通報會最初定在下午1點半舉行。幾十家媒體的記者早早就把會場前幾排的座位占滿了。但禮服是現場很快有人發現,一個身穿深色夾克、戴著口罩的男子坐在了倒數第三排左側的角落裡。這個人正是舉報人王宇澄。
  儘管已經足夠低調,王宇澄的出現還是引起了通報會組織者的警惕,他們臨時決定把場地從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門診樓六樓會議室更換到隔壁賓館。復旦大學新聞發言人方明解釋,這並不是怕王宇澄說出什麼,而是因為這兩年,只要有學術場合,王宇澄都會去“散佈不實之詞”,辦公室出租導致王正敏和王宇澄之間已經沒有對話的基礎。
  方明: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要創造一個讓王教授、讓醫院說話的機會,好借款嗎?
  這言下之意就是,現如今王正敏要想說話,就不能讓這師徒二人出現在同一個場合里。這對曾經的師徒今天的關係也可見一斑。在經過了這個插曲之後,下午2點45分,通報會才正台北婚禮顧問式開始。
  復旦大學發言人:王宇澄因過分要求被拒絕而報複
  復旦大學新聞發言人方明首先向媒體展示了兩頁A4紙,上面的內容是《我的愛徒王宇澄培養計劃》。這份計劃據稱是王宇澄以王正敏的口吻寫成,並要求王正敏在後面摁手印確認。
  方明:從現在起,我向他(王宇澄)作出如下保證……這是王宇澄寫的,希望能夠讓王正敏院士在這個材料上按手印,以後所有機會首先考慮給王宇澄,親賢臣、遠小人,充分聽於王宇澄的意見。四,經過2-3年將王宇澄培養為學科帶頭人。八,參照院士終身製為王宇澄設立秘書終身制,領特別秘書津貼。
  方明表示,在這個《培養計劃》里提出的讓王宇澄擔任王正敏特別助理、學科帶頭人、享受特別津貼、參與人工耳蝸研究等十項要求被拒絕後,王宇澄才開始了舉報行動。
  方明:學生這樣要求他的恩師,這是正當的嗎?也許這個事實本身,你們就可以知道這個事情最基本的性質,不是學術違規,不是學術造假,是師道淪喪的問題。堂堂的一位老教授怎麼能夠忍受學生這樣的侮辱?
  復旦院士否認學術造假:專利並非“克隆” 作品亦非抄襲
  不過到這為止,說的都是王宇澄為什麼會舉報王正敏。那麼,具體到王宇澄和部分媒體提出的那些質疑,王正敏又是怎麼回應的呢?
  此前,有媒體稱,王正敏團隊研發的中國人工耳蝸是購買了澳大利亞的樣品之後,仿製出來的。對此,王正敏表示,確實對國外的研究有過借鑒,但是不涉及“克隆”的問題。
  王正敏:打開(教學用人工耳蝸)以後,這裡面所有的數據全部消失了,所謂的裝置也只有一個幾何圖形,也不是一個明確的可以看到線路圖怎麼樣的,所以當時用途不是很大。就像看到一輛汽車,它的外形是什麼樣子,但是裡面的機器怎麼樣基本上是不知道。所以不存在打開它的人工耳蝸把它克隆它,如果是那麼容易的話,那也不必說我們搞那麼多年了。
  1997年,王正敏團隊研發的“多道程控人工耳蝸”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2004年,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又跟上海力聲特醫學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技術轉讓合同。有媒體報道,此後王正敏隊和力聲特公司以各種名義向有關部門申報項目。僅在2012 年,王正敏研發團隊就獲得國家級項目兩個,獲得專項經費4000多萬,其中團隊和企業各兩千多萬。
  對此,王正敏回應說,他在人工耳蝸研究和產業化方面除了醫院正常的獎勵外,沒有股份、兼職費用等額外收益。
  王正敏:知識產權是醫院的,不是我的。是由醫院把這個知識產權轉讓給力聲特公司的。我從來沒有拿到力聲特公司的股份、股權,我一個股權都沒有。
  另外,關於學術抄襲的問題,王宇澄舉報說,王正敏的第一本專著《耳顯微外科》里有100多幅耳部手術的手繪圖,都是從王正敏的導師、被譽為“耳神經科學之父”的瑞士蘇黎世大學教授烏果·費緒的專著里抄襲的,而且沒在圖片旁邊進行說明。王正敏解釋說,他確實引用了烏果·費緒的圖片,但是他認為自己已經在文字里提到了圖片來源,就沒必要在圖片旁邊單獨進行註解。
  王正敏:這兩書裡面有13處地方都註明瞭。他看到我書裡面有他的名字,所以他很願意做一個序,這個序裡面就講我引用他的圖是非常小心,非常謹慎,而且這個圖能夠使得讀者理解對手術有很好的理解。文字裡面凡是談到烏果·費緒手術的時候,也都寫了費緒的名字,當然這個費緒名字寫的時候是包括文字介紹和它的圖解在內的。在2004年以前的出版的很多醫學書,旁註都沒有註。這是個普遍的情況。
  復旦大學報告:著作插圖未註明出處 不符合規範
  其實這個問題,舉報人和被舉報人說了都不算,還有待中科院等等有關方面進行解釋。不過在那之前,早在去年9月,復旦大學學術規範委員會已經為這個事件發佈了一份調查報告。
  復旦大學的報告認定,王正敏學歷造假問題不存在;有些論文內容高度重覆,儘管王正敏毫不知情,但此做法在學術態度上是不實事求是的;王正敏編著或主編的《耳顯微外科》等三本書中,對原著圖片重新描畫,使用大量插圖且未註明出處,不符合國際公認的學術規範。目前,復旦學術委員會正在複查,很快會有結論。
  舉報者:還有更多牌可以出 證據都在手上
  出於種種考慮,在昨天下午的通報會上,王宇澄和王正敏並沒有當面對質。不過中央台記者吳善陽在會後採訪到了舉報人王宇澄,他說他對王正敏的回應並不意外,並且強調自己還有更多的牌可以出。
  王正敏:不僅是我說的,院士都寫聯名信給出中科院,就是認定這個事實。為什麼現在,因為利益集團,所以他們要拚命保,我打的就是這個堡壘。後面的事,證據都在我手上,我胸有成竹得很,我篤定得很,為什麼?正義在我這。
  學術上的不同意見,逐漸演變成了師生的反目,從這個角度看,其實王宇澄剛纔這番話里有個詞點到了,就是“利益堡壘”。21世紀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這也許可以成為我國院士遴選和管理制度改革的契機。
  熊丙奇: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中已經提到了要改革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我覺的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做到的是院士的利益的退出,讓院士回歸學術頭銜和學術榮譽,不再有相關的利益。院士的遴選變成了單位的榮譽、地方的榮譽,使得院士本來很純潔的學術頭銜異化為利益的爭奪。  (原標題:復旦院士否認學術造假 舉報者稱還有更多牌可以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g32jggtq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